Monday, September 21, 2009

先贤史略-叶亚来


叶亚来是一位杰出的拓荒者,是开辟吉隆坡功绩最昭著的元勋,他给早期的吉隆坡带来了繁荣和秩序。他是战略家,指挥若定,英勇善战,把最大的力量,压向最大的敌人。他是腰缠万贯,长袖善舞的豪商;也是使货无弃地,宝辟深藏的大矿家。他是维护华人利益,勤政爱民的甲必丹,他不但善于团结华族,而且善于团结巫人。他与学教化,培栽群材,把第一颗的华教种子,植在吉隆坡的土地上。叶亚来的一生,是斗争的一生,创造了辉煌的功业,表现了华族先备, 坚苦卓绝, 勤劳勇敢,不屈不饶的创业精神,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。
叶亚来(1837 - 1885)又名德来,号茂兰,字桂轩。原籍广东省惠州府惠阳县淡水镇,出生于贫苦的佃农家庭。他幼时入学塾读书,仅满两年,便因家贫辍学。他在家乡替地主牧牛,织竹器,赚钱帮助父母维持生计。因为清政失修,列强势力的侵入,和农民革命战争的影响,农村破产,民不聊生,佃农生活更是饔飧不继,贫苦无告,叶亚来为了求衣食温饱,不得已离开家园,只身南渡,开始他的冒险生涯。这时他仅是一个年纪十七岁的少年。
1854年叶亚来由中国来到马六甲,初时投靠族叔叶国驷,协助他养鱼种菜,工作辛勤。后来受雇于叶五的杂货店做伙计,生活刻板,甚感苦闷。1856年转到芦骨,年纪19岁,当时的芦骨的采矿事业非常发达,华籍矿工逾万人。他在一间同乡的矿场当厨师,工作三年,积蓄了一些资本,便自营贩运生猪和收购锡米生意。他这种行商生涯,到处奔波,广乏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,扩大了他的眼界,丰富了他的知识和经验。
1859年叶亚来到芙蓉,结识到刘壬光和叶致英。刘壬光是芙蓉华人甲必丹盛明利手下的要员,叶致英是商界领袖,他们都非常赏识叶亚来。1860年叶致英被埠众推举为甲必丹,但他要专心致力于生意, 荐举叶亚来代己。叶亚来这时才24岁,就此成为地方上的华人领袖,可见他有过人之才,卓尔不群,羽毛日丰,门户独辟。
1862年秋,在甲必丹刘壬光的邀请下,叶亚来偕同一批同乡,联袂来到吉隆坡。当时的吉隆坡,尚是一个寂寂无闻的三家村,经叶亚来等人于笔路蓝缕中惨淡经营,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城市。吉隆坡的发展,不但在雪兰莪州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阶段,同时也是马来亚社会一个前进的标志。叶亚来开辟经营,贡献最大,树立了不朽的功勋。
1866年雪兰莪内战爆发,这场战争延长了八年。在第二阶段(1870 - 1874)的内战期间,叶亚来和东姑古丁(TENGKU KUDIN)结为军事同盟,与张昌和拉查马迪(RAJA MADHI)的军事集团展开战斗。叶亚来由于他的出生和年轻时的遭遇,孕育了他的敢于反压迫,敢于斗争,敢于胜利的精神,表现出勇敢机智,谦虚,有决断,有见识,讲义气,善于团结群众的优良作风。在艰苦斗争的锻炼下,逐渐形成杰出的战略家。参加他的斗争生活的伙伴,如丘发,翁寿,王天泉,钟炳,赵煜,叶致英等人,在他的领导下,都锻炼成卓越的军事领袖或纵横阖的人物,他们都是吉隆坡开埠的元勋,也是当代华人社会的精英份子。
内战结束后,英人接管政权。叶亚来以坚苦卓绝的精神,把吉隆坡从废墟中重建起来。他召募中国移民为雪兰莪州开发土地。他开发矿场,开辟道路,恢复社会生产,繁荣经济,推动了社会的发展。英人统治吉隆坡初期,只有六名警察,叶亚来手下的兄弟,就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力量。他鼓励马来人迁到吉隆坡近郊,种植农作物,供应市场所需。他设立安老院,给贫苦无依的老人,以生活和医药照顾。他创立吉隆坡第一间华文学塾,延师教导,广植桃李于门门墙。自1869年,吉隆坡的开发和繁荣,全倚赖叶亚来的苦心擘划,奋斗经营,为日后吉隆坡进一步的发展,奠定了基础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